自审四种惰怠行为

2021-09-27 20:31:28

2021年9月25日,在周六全体干部早会上,总经理王风华先生阐述了企业内部要自审动手不动脑、斩草不除根、遇事怕担责和只当传话筒,这四种惰怠行为。

1632746041487083485.jpg

一、动手不动脑

第一种惰怠行为是动手不动脑。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发现一些员工每天忙忙碌碌,加班加点,但是核心问题没有解决、指标达不成、业绩提升不上去。为什么这些人每天任劳任怨,工作出不了结果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他们的思想上存在惰怠行为,习惯于动手不动脑,对职责内的事或上司交办的事情是被动的、机械的去执行。或者说他们缺乏系统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没有带着目标去执行,在他潜意识里组织或上司让我去做,我就做去,至于为什么去做,怎样去做,要做到什么程度,没有用心去思考。一个员工若存在动手不动脑的惰怠行为,当他遇到问题不是以解决问题的思维去找方法或向上司寻求资源帮助,而习惯于被动等待,等待上司的安排,等待别人给处方。这种动手不动脑的执行就很难把上司交待的事由1变成2,变成3,反过来有可能把上司交待的事由1变成0.8或0.5,甚至更低。思想上的惰怠有时候比行动上的惰怠更容易迷惑他人,行动上的惰怠我们看得见,可稽查,能纠偏,而思想上的惰怠是骨子里,有一定的隐避性和欺骗性,其最终结果是让整个团队变得暮气沉沉,或者演变成只关注过程,不对结果负责的形式主义。

二、斩草不除根

第二种惰怠行为是斩草不除根。自从系统设置预警以来,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因品质异常重复发生的五级预警。最近某客户投诉的爆款拖期共计有19个订单,其中近50%的订单因为脱焊返工导致的拖期。客户这款架子从开始下单到现在已经做了近30万付,为什么还会重复发生脱焊问题呢?这说明我们的团队遇到问题不从根上找原因,解决问题习惯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公司从组织架构上设置了品保、工程、计划科等主抓改善的部门,也配制了PE、CQE、MPS等从事改善的岗位。如果这些从事改善岗位的人员认不清自己的角色,尽不到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处理问题不能斩草不除根,那么问题就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了杜绝斩草除根这种惰怠行为,公司明确要求解决问题要遵照异常处理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团体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和处理结果未经验证不放过。

三、遇事怕担责

第三种惰怠行为是遇事怕担责。遇事怕担责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管理者习惯先找别人的问题,不找自己的问题;习惯去讲一大堆别人的问题,从来不讲自己的问题。二是遇事拖拉不拍板。比如最近品管部的基层干部反映一些中高层在处理问题习惯于口头交待,在处理一些品质异常需要走特采程序时,不敢在特采单上签字,导致异常处理一拖再拖,直到客户投诉了才迫于上层压力着手解决。如果管理者遇事怕担责,就是把包袱扔给了上司,导致高层肩上背了很多猴子,让公司高层成了救火队长,每天有处理不完的异常。为了快速的解决问题,做到责任止于此,公司在2021年9月20日经理例会上明确要求:1、只要物料发到车间,生产经理就是第一责任人,要做到责任止于此;2、要求生产经理主导处理异常、尾数和补料等工作,并做到日清日毕;3、要求生产经理指导生管员和QA的工作,并监督他们把工作做到日清日毕。

四、只做传话筒

第四种惰怠行为是只做传话筒。只做传话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与客户的沟通时,把企业内部信息不加以过滤,不考虑某些信息传递给客户会带来什么后果,直白的传递客户。对客户反馈的信息不加以整理直接传递相关部门。2、对公司的政策、流程、制度不去深入理解,不用下属或员工听得懂的语言去解读,不考虑每个人的理解能力的差异化,照本宣科的对员工读一遍,就万事大吉。3、作为策划者不深入实际,对自己策划的流程过于理想主义,总以为流程设置好了员工就会执行,至于流程是否便于员工操作不去亲自验证,员工是否执行到位不深入现场了解和督导。4、对上司的指令不加以领悟,不分场景、不分对象照着原话对下属复述一遍,复述完后甚至加一句是某某领导要求,把自己置身事外,充当老好人。5、出了问题,习惯于通过电话或邮件要求下去,不管这个事情该不该做、要不要做,下属会不会做,反正不是自己亲自做,这样一来就让下属苦不堪言,不能聚焦主要工作。作为管理者不应只做过传话筒,对客户的信息、公司的要求、上级的指令等首先自己要理解其意义、明了其根源、领悟得透彻,才能深入浅出的讲给员工听,才能指导员工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才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动手不动脑是思想和骨子里的惰怠,它具有一定的隐避性和欺骗性,其最终会演变成只关注过程,不对结果负责的形式主义。遇到问题不从源头找原因,处理问题不斩草除根,问题就永远得不到彻底解决。遇事怕担责,把责任推给别人,把猴子扔给了上司,就是对工作的懈怠。对客户的信息、公司的要求、上级的指令,管理者要理解其意义、明了其根源、领悟得透彻,才能深入浅出的讲给员工听,才能指导员工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才能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